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部署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关工作,推动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意见》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分别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协同化,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针对目前我国供应链发展缺乏政策支持、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诚信体系缺失、供应链人才匮乏、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意见》提出了六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营造良好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政策环境,二是积极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规范,三是加强供应链信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推进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五是加快培养多层次供应链人才,六是加强供应链行业组织建设。
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见》提出一是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体系。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合作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业供应链体系,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鼓励承包农户采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融入农业供应链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把农业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二是要提高农业生产科学化水平。推动建设农业供应链信息平台,集成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大数据,共享政策、市场、科技、金融、保险等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和精准化水平。加强产销衔接,优化种养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开拓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三是提高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加强农产品和食品冷链设施及标准化建设,降低流通成本和损耗。建立基于供应链的重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针对肉类、蔬菜、水产品、中药材等食用农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食品,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全部纳入追溯体系,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提高消费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