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把新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地方工作会议及陈全国书记有关重要批示精神,以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目标,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抓手,以“五大中心”建设为重点,务实创新、主动作为,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各省市参与“一带一路”综合指数排名,新疆首次进入前10名,排名第9,比上一年度大幅提升。
一是聚焦政策沟通,不断完善政策规划体系。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编制印发了核心区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等专项规划,文化科教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专项规划抓紧完善,为“五大中心”建设提供了政策规划引领。出台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2017至2020年核心区建设目标任务,为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研究制定了《新疆贯彻落实中哈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的实施方案》和《新疆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编制,不断深化了与周边国家发展规划的对接。
二是聚焦设施联通,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研究制定了《自治区加快推进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支持铁路、公路沿边及机场周边实施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意见》,以交通、能源、综合信息“三大通道”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丝绸之路经济带南、北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中通道功能进一步提升,“空中丝绸之路”加快形成。不断完善铁路网布局,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南疆铁路至兰新铁路联络线等铁路项目加快建设。加速建设公路通道,中通道“连云港—霍尔果斯口岸高速”大通道全线贯通并进行扩能改造,南北疆高速大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京新公路大通道全线贯通,乌鲁木齐至北京里程缩短了1300多公里。全力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今年8月随着莎车机场正式通航,全疆运行机场数量达到19个;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020万人次,改扩建工程已经启动。截至目前,全区铁路运营里程达586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17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18.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95公里;开通国际(地区)航线41条,21个国家、33个国际(地区)城市与乌鲁木齐机场通航。准东—华东±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新疆段)等能源通道项目加快推进。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铁路为主骨架,公路为骨干,民航和管道相配合,东联内地,西出中亚、西亚,北通俄罗斯、蒙古,南联巴基斯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三是聚焦贸易畅通,全面深化经贸合作。加快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一核、九区、多节点”现代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全力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西行班列稳步增长,新疆—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初步形成。新疆西行班列累计开行956列(其中今年1—10月开行598列,是2016年全年的2.68倍),运输货物140万吨,实现出口交货值185亿元。新疆—中亚货运班列每天稳定开行2—3列,新疆—俄罗斯货运班列每周常态化开行1列。阿拉山口、乌鲁木齐、喀什综合保税区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经贸合作平台不断提升,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进出货物分流集运联网监管平台正式运行。2016年进出境人数达到了50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今年1—10月进出境人数达到466万人次,同比增长9%。
四是聚焦民心相通,密切人文交流。注重全面加强与周边及沿线国家在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人文交流,取得积极成效。与科技部、深圳市和中科院联合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试验区科技型企业已突破2000家。在周边国家建成孔子学院10所;全区4所高校申报的5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获教育部批准备案。由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11个成员国共同发起设立的中亚学院于2017年9月正式落户乌鲁木齐,成为深化与中亚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区内11家三甲医院与24家周边国家大型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5家医院开设国际医疗部,累计接诊外籍患者2万余人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推出了“天山廊道”世界遗产跨境自驾游等多条跨境旅游精品线路。截至9月底,累计接待游客9444.91万人次,同比增长32.06%。定期举办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丝绸之路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与周边国家不断密切的各领域人文交流,成为推进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五是聚焦资金融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多做强金融机构,新疆银行和巴基斯坦哈比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获批设立,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45家。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达103家;2家企业发行“一带一路”建设专项中期票据。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新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由2013年的425亿,增加到目前的2435.2亿,跨境人民币结算涉及的境外国家和地区由43个扩大到86个。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政策范围不断扩大,累计开立跨境人民币创新账户282户,办理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余额208.39亿元。出台了《关于自治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互联网+普惠金融”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金融资源积极向绿色产业配置,推动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