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人们对援疆干部并不陌生,他们不辱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造福于民,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所折射出的政治觉悟和无私奉献,汇聚起援疆干部的集体群像,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8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援疆干部李常青刚来新疆没多久,就到莎车县荒地镇1村,与村民卡德尔·尔麦提结为亲戚。李常青怎么都没想到,离家千里,穿越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祖国大西北会有一户维吾尔族亲戚。从那一刻起他就暗下决心,要用真情让结对亲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简单了解情况后,李常青发现,亲戚家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立即联系在巴楚一家民营企业做总经理的朋友赶到亲戚家,商定等2018年夏天卡德尔·尔麦提的长子从技校毕业后给他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月薪3500元左右。这对于南疆一个贫困家庭来说,也许就是改变家庭境况的转折点。
回到乌鲁木齐工作岗位上,李常青的脑海里还经常都是亲戚的影子。卡德尔·尔麦提一家最近好吗?孩子们学习怎么样?破损的院墙修好了没?家里的农活忙得过来吗?……每当自治区发改委有同事去南疆结亲,他都会托付一句:“要是方便,拜托您一定去看看我家亲戚”。从此,卡德尔·尔麦提家总是不时地捎来这个远方亲戚的问候。孩子们用上了新书包,穿上了新鞋子,隔段时间送一次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五套崭新的被子、褥子,足够全家人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在一次通话中,李常青得知卡德尔·尔麦提想搞家庭养殖,马上联系朋友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100只鸡苗和泰坤饲料,朋友还承诺来年肉鸡出栏全部包销回购。
12月中旬“结亲周”期间,李常青第一时间请远在北京的爱人,快递来满满的七大箱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儿童服装等书籍和衣物,一进门他连水都顾不上喝,打开箱子迫不及待把新衣服给孩子们穿上,小姑娘稚嫩的脸上乐开了花。

天气日渐寒冷,卡德尔·尔麦提家除了一点干柴,再也没有其他取暖的东西。李常青通过1村双语干部阿曼古丽帮忙联系,自费买了500公斤取暖用煤送到卡德尔·尔麦提家院里。当500公斤煤炭被一块一块的搬进院子,码放整齐,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结亲周”里李常青与亲戚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白天,他跟亲戚一起商量脱贫致富的路径,盘点今年种棉花、摘棉花、栽培果蔬、搞养殖的收益,了解发现困难,规划明年准备干点啥;夜晚,手把手帮助孩子们学习国语。卡德尔·尔麦提说:“这个亲戚太棒了!将来家里种棉花、拾棉花、养鸡、养鸽子,再把正在上学的孩子培养好,这样我们家就会越变越好,很快就能脱贫了!”
当得知3户贫困维吾尔族群众也没有冬季取暖用的煤炭,李常青又自费给每户各送去500公斤煤炭;当听说村里有3个20岁左右的青年因为亲属去接受培训转化,找不到工作,本人又想学习国语,于是他又一次四处协调,很快在莎车县森梦服装厂和食品配送公司给孩子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

李常青说:“我们的结亲干部应该诚心诚意为亲戚扶贫解困,亲戚才会真心实意地拿我们当家人对待。每当看到我们和老乡的关系由生疏变得更加亲密、友善、和谐,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变,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越来越足,我就感觉不管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就算我以后结束了援疆工作,也会经常回来看我的亲戚!援疆干部和维吾尔族群众今天是亲戚,今后是亲戚,一辈子都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