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瓦库木村的新变化

2017年11月24日 13:46  点击:[ ]

这个周一上午,在升国旗活动后,莎车县荒地镇布瓦库木村村民们却没有离开村委会大院。原来,他们是被院子里整齐悬挂着的62张色彩斑斓、反映喀什地区砥砺奋进五年变化的图片展吸引住了。看着图片上的新旧对比,再联想到村里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的变化,大家纷纷感慨赶上了好时代。

昨天·结为亲戚迎来转机

2016年的冬天,因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火热进行,一切都变得与往年不同。

去年11月中旬,在自治区党委作出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后,自治区发改委第二批“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在莎车县荒地镇展开,89名机关干部分别走进89户农户家中结对认亲。大家跟自己的亲戚握手拥抱、嘘寒问暖、合影留念、交换电话号码,让那个冬天充满了别样温情。

有人为亲戚带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送关爱送温暖;有人坐在亲戚家的炕头上聊起了家长里短,交真心汇真情;有人帮助亲戚谋划起了庭院布局,思良策促发展……

恰巧今年的8名驻村工作队队员,也在当时的结亲队伍中。他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进布瓦库木村结亲时的情景。

那天,大家来到了布瓦库木村村委会大院。一下车,大家迅速寻找着自己的亲戚,用刚学会的几句简单的维吾尔语寒暄问候,一时间,问好、握手、拥抱、欢笑沸腾了村委会大院。

走进亲戚家中,温暖的笑脸和热腾腾的茶水,让大家在村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村民斯迪克·艾萨的小女儿茹克耶木·斯迪克的学习成了工作队员段志华的牵挂;工作队副队长陈卫强有了一位84岁高龄的维吾尔族“达达”;工作队队长程建军则对亲戚说,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等明年我来驻村以后,还会常来家里看望你们的……

离开亲戚家后,为了进一步了解村里的整体情况,为2017年“访惠聚”驻村工作打牢基础,工作队员特地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认真记录了每一条情况反映、问题建议和困难诉求。随后实地察看了村里的各个角落。村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就这样刻在了工作队员的心里。

第一次结对认亲活动很快就画上了句号,但这只是工作队队员与布瓦库木村村民结下不解之缘的开始,而布瓦库木村也将迎来新的转机。

今天·驻村工作“助”村变样

“工作队来了之后,村里一个月一变样。”说起驻村以来村里的变化,小伙阿迪力·卡德尔竖起了大拇指。

2017年2月1日起,工作队员分两批进点,启动了2017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工作队反复研究讨论了无数遍。在详细了解村子现状、与村“两委”班子深入探究、听取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工作队决定从解决村民最关心、最期盼的建设村级阵地、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下手。

重修沙石堵塞的防渗渠、翻新老旧漏雨的学习室、清运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打造多功能合一的文化广场……1200万元项目资金的落实,16项惠民工程的实施,让8公里的平整水泥路联通了5个村民小组,30平米崭新又明亮的党员活动室成为开展好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重要阵地,1500平米的村民活动广场为喜欢打篮球的年轻人提供了施展空间,书籍丰富、音响设备齐全的文化大院让村民有了喜欢的去处。

对于最近新实施的亮化工程,村干部帕台木·克热木感触颇深。“以前加班晚了,我总要摸黑回家,特别没有安全感。”帕台木高兴地说,“现在好了,每到傍晚,太阳能路灯就亮起来了,村里多了一道夜景,大家夜晚出行也方便多了。”

“工作队来了,不只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还帮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今年,村民玉苏甫·吐尔德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碍于家中事多,一直脱不开身,就没去医院检查。7月底,借着工作队邀请自治区医疗专家队来村义诊的机会,玉苏甫早早就来到了义诊现场寻诊。

经过专家的初步诊断,玉苏甫是患上了心脏瓣膜闭合不全,要尽快到医院确诊后做手术。“这是个让生命和时间赛跑的疾病,一定要抓紧时间。”专家的一席话,让玉苏甫深受打击,也让在场的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心头一紧。为了让玉苏甫尽快得到救治,工作队第一时间联系了医院和医生。

在病情确诊后,6万元的手术费又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犯了难。得知情况后,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迅速商议解决方案,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玉苏甫申请低保、积极争取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让手术费有了着落。10月初,顺利完成手术、逐步恢复健康的玉苏甫出院回到了村里。

当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来前来看望他时,他紧紧地攥着工作队队员的手说:“正是因为有你们在,我才在与病魔的赛跑中赢过了时间,谢谢你们!”

春耕之时,工作队还请来农业专家为村民们办起“田间课堂”,让种植更科学化;秋收之季,他们又主动赶到田间地头,帮助有需要的村民收割玉米、拾捡棉花……就这样,工作队带领村“两委”班子,用一件件实事好事,为自己赢得了新的代名词——“暖心窝子的人。”

村民阿不力孜·阿皮孜说:“现在村里的风气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大家有什么事都喜欢到村委会去,大事、小事都能得到解决,更喜欢和工作队员、村干部聚在一起商量事,共同为村子的发展出力。”

明天·携手并肩奋勇前进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村里的老党员斯迪克·吐尔孙激动不已。“过去,村里人住得是土房、走得是土路、点得是煤油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如今大家住进了宽敞的安居富民房、喝上了卫生干净的自来水、走上了平整的水泥路,再也没什么可发愁的了。10月18日,收看十九大开幕会时,听到那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心中备受鼓舞,感到非常骄傲,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更美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振奋人心的重大决策。”村支部书记图尔荪江·托合提信心满满地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就意味着党和政府会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民会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助农惠农政策,农民的生活会越过越好,村子的发展脚步也会越来越快。我们要在每周的‘三结合’活动和各类宣讲中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做好相关政策解读,这关系到每一位农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要更加认真、深入、透彻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争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精神的实践者,持续深入地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守护好、发展好布瓦库木村这一方水土,为开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贡献力量。”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会上,工作队队长程建军向大家提出了要求。

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布瓦库木村多次召开了由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共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专题会。会上,大家纷纷结合实际谈体会、讲感受,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化为每个人的生动实践和自觉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布瓦库木村人人有了目标和方向。有了目标就有方向,有了担当就有力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培养后备干部……一个个目标、一个个方向,将引领布瓦库木村迈向新的征程。 

(自治区发改委驻莎车县荒地镇布瓦库木村工作队周杨供稿)

上一条:“种”文化下乡“结”硕果
下一条:做好“传帮带” 三步走有成效

关闭窗口

开办单位:28365365手机登录
主办单位:28365365手机登录办公室
承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 新ICP备12001288号-4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和窗口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