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文化下乡“结”硕果

2017年11月24日 13:49  点击:[ ]

 

11月21日下午,莎车县荒地镇镇政府会议室不时传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正在燃爆这个小镇。

秧歌舞《红红火火的日子》、交谊舞《茂密的胡杨林》、小品《我们是一家人》、都塔尔弹唱《歌唱祖国》……一个个既专业又接地气的节目,让台下的观众高呼“过瘾”。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次寻常的“送”文化下乡活动,那就错了,台上的演员可都是来自莎车县荒地镇各村的农民。在自治区发改委驻村工作队、自治区文化馆和荒地镇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这里正在成为“文化种子”成长的新沃土。

红红火火“种”文化

长期以来,“送”文化下乡活动常常有,但“种”文化下乡、让文化扎根农村、让爱唱爱跳爱画爱演的本土“文化能人”有技可施,才能真正地盘活乡村群众文化生活,让村民足不出户乐享文化盛宴,筑牢精神家园。

11月11日,由自治区发改委驻村工作队、荒地镇人民政府主导,自治区文化馆承办的为期10天乡村文艺骨干集中培训班正式开班了。“此次活动,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致力于提升乡村文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组织文化活动能力,建设适应乡村文化需求、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化人才队伍。大家要好好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开班仪式上,自治区发改委驻村工作总领队程建军如是说。

为了真正符合群众文化需求,培训班开班前做了大量摸排工作,自治区文化馆专门制定了培训计划,并派出了多名优秀的文艺专家开展培训指导工作。传统的维吾尔族舞、都塔尔演奏,接地气的秧歌舞、农民书画,现代的主持礼仪、交谊舞等,培训课程不仅涵盖了本地的特色文化,还融入诸多新元素,为文艺骨干提供了更多选择,激发更多人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丰富的培训内容,极大地调动了文艺骨干参与“种”文化的热情和激情。当天,大家早早地赶到现场,迫不及待地报名登记,生怕自己被落下。

文艺骨干做“主角”

“你们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后你们在台上演、做主角,我们在台下看、做观众。”自治区文化馆副馆长张东生的一席话,给文艺骨干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角”的定位,让大家对本次培训满怀期待。

简单的开班仪式后,大家迅速进入了角色,开始认真学习新技能。

“在这里,我们就像电视上的舞蹈演员一样,接受着系统专业的训练。阿孜古丽·吐拉老师,从收腹挺胸的站姿教起,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大家学得特别用心。这次培训,真是货真价实。”文艺骨干塔吉古丽·吾斯曼难掩心中的兴奋和喜悦。

她说,过去,大家聚在一起只会跳一跳麦西来甫,跳得次数多了,也就很难抓得住观众的眼球。这次看到内容丰富的培训计划,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学习秧歌舞和哈萨克族舞。“在这学得多了,回去就不怕没有新节目给大家表演了。”

文艺骨干赛麦提·亚森则选择了自己擅长的都塔尔演奏。“我想提高都塔尔弹唱技巧,还想学习都塔尔与其他乐器的编排演奏,这样回到村里,我就可以召集村里的爱好者,成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演奏乐队了。”

毕业演出“结”硕果

经过10天高质量的培训,文化“种子”很快萌芽结果,“主角”纷纷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毕业演出刚一开场,台下的观众就坐不住了。“平时看惯了老乡跳维吾尔族舞,今天第一次看到他们穿着鲜艳的服饰,大大方方地扭起秧歌,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看到男演员腰间系着红绸缎,跳得有模有样,发现他们真是个个都不一般!”自治区发改委驻村工作队的欧登格力一边探出身子寻找台上自己熟悉的面孔,一边感叹着。

虽然“演员”都是村民,但从服装、道具到表演的动作、神态,都和专业演员相差无几。

一曲交谊舞,将演出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听到台下观众的欢呼声,感受到大伙儿的兴奋劲,正在台上表演的萨拉麦提·苏莱曼大胆地放开脚步,露出自信的笑容,尽情地和舞伴跳起了热情洋溢的交谊舞。

想起刚开始学习交谊舞时的内心纠结,萨拉麦提不禁有些羞愧。偶然一次机会,电视上“百转千回”的交谊舞步,让这个二十岁的乡村姑娘一直难忘。现在终于有机会学习交谊舞了,但又碍于从小成长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下,要和男同胞面对面跳舞,还是让这个小姑娘打起了退堂鼓。舞蹈老师看出了萨拉麦提的犹豫不决,鼓励她要大胆地突破自我,敢于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终,萨拉麦提不仅圆了学习交谊舞的梦,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交谊舞演出。

三句半节目《党的十九大宣讲》,更是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喝彩。在传统的三句半中,加入都塔尔演奏元素,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一次创意性融合,实现了民间传统曲艺表演和民族传统弹弦乐器的无缝对接,让党的十九大宣讲更加深入人心,大家对节目的用心编排纷纷赞不绝口。

活动结束后,多支驻村工作队在现场向“演员”们发出了巡演邀请。

“此次活动,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通过在基层群众中播撒‘文化种子’,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文艺队,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关心关怀。我们一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管理好、运转好这支文艺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用现代文化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同时,通过他们的演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坚定他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做贡献。”荒地镇镇长图尔荪江·吾舒尔对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精神文化作支柱。“种”文化,既丰富了村民的视野,激活了社会文化体系的“神经末梢”,又发挥了现代文化对乡村发展的引领和滋养作用。本次培训的圆满开展,为荒地镇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能量,让村民在文化的熏陶下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加自信。

(自治区发改委驻莎车县荒地镇布瓦库木村工作队周杨供稿)

上一条:寒冷的天气也阻挡不了我们热情的心
下一条:布瓦库木村的新变化

关闭窗口

开办单位:28365365手机登录
主办单位:28365365手机登录办公室
承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 新ICP备12001288号-4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和窗口最大化